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646章 严家花园 (第1/2页)
对于老洋房豪宅,陆泽原本是没抱什么希望的。 毕竟魔都的老洋房虽然多,但真正称得上豪宅的,那都是以前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居住的。 这些个豪宅,要么变成了历史保护建筑,要么被强制收归国有。 这些个老洋房豪宅,多数都是国有企业在运营,能真正拿出来自由交易的老洋房豪宅屈指可数,能租下一栋来都算运气好了。 就像是目前的办公所在地东平路的那些四大家族的豪宅故居,正是这种情况。 东平路1号的席家花园、7号的孔祥熙&宋霭龄故居、9号蒋介石&宋美龄的爱庐故居、11号的宋子文旧宅、16号的陈立夫故居,全都不能自由买卖。 其中有两栋,有钱都租不到,因为已经变成了国有单位的办公场所。 能自由交易的老洋房豪宅,无不是稀缺资源,早就被很多大老收入囊中。人家也不缺钱,怎么可能转让出来。 至于那些连花园都没有的老洋房,根本称不上豪宅。 倒不是陆泽势利眼,毕竟也有些文化名人没那么多钱,住的就是普通的老洋房。 可那些真正的文化名人,他们的故居早就被保护起来,当场了文化旅游景点,根本不可能拿出来售卖。 就比如张爱玲故居、鲁迅故居、梅兰芳故居、巴金故居等等。 整个魔都这样的名人故居起码有一两百处,里面的一桌一瓦、一桌一凳都是文物,你就是想租都租不到。 至于剩余的那些老洋房,既不是名人故居,也没有豪华奢侈的配置,又凭什么自称豪宅? 虽然十几二十年后,部分老宅子也被中介们炒上了天价,随便一个带点院子的老洋房,动不动就过亿,实在是让人无语。 可在陆泽眼里,那些只能忽悠忽悠土包子老板们,或是求老洋房豪宅不可得,只得退而求其次的新富阶层。 就和京城的四合院一样,也被炒作的动不动几个亿。 可真正能成为四合院的,又有多少?那些上亿的所谓“四合院”,其实多数不过是古早的大杂院罢了。 真正有钱人玩的四合院,那都是有传承的。人家那老宅子朝着一二百年往前数,四合院的主人那必须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。 这样的四合院,才能成为真正的豪宅。同理,魔都的老洋房也是如此。 所以陆泽以为能达到自己要求的老洋房豪宅,都是可遇不可求。 可有时候,事情就是如此的凑巧,邵晓雪还真就给他找到了一套完全符合他要求的老洋房豪宅。 一听这个消息,陆泽哪还坐得住,立马就带着安保团队,飞奔过去看房。 区,愚园路699号,严家花园。 这就是邵晓雪为陆泽找到的老洋房豪宅,尽管这个小姑娘见到陆泽的时候表现的有些心虚。 车子停在门口,看着那不是特别起眼却又带着朴质韵味的铁门和院墙,陆泽就已经喜欢上了这里。 长长的围墙内林荫蔽日,里面的洋房建筑被遮挡得难辨真容,用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来形容都觉得太含蓄了点。 来之前陆泽就看了看这套老洋房豪宅的资料,心里大致有了底。 严家花园,最初由一名叫博罗的洋人医生在1920年建造的,可是这医生住了10多年突然就自杀了,这洋房也就成为了人们眼中不详的“凶宅”,一度空置。 这时一个许姓人家低价接下这盘,希望趁机倒卖赚钱,说来还真巧,碰上了对这片土地有情结的严氏父子。 原来这块地曾是严家的老宅地,因租界越界筑路而被迫迁移地方,如今能重新入住,家财万贯的严家又岂会手软! 话说严氏父子是谁? 华夏百年商界巨子、东海大隆机器厂创始人严裕棠以及他的儿子严庆祥! 他们虽谈不上是政治风云人物,但依他们当年的财力,那可是跺跺脚东海恐怕也是要抖三抖的超然存在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