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91章 修葺大运河之争(二)  (第1/2页)
    李助再次出列,一脸着急的抱拳躬身说道:    “武王,如今江南刚刚经历大战;    恐怕一两年内都产不出粮食,填不了国库了。    若是其他城池的百姓再因此减免税赋,我们的几十万兵马吃什么,喝什么?”    李助一边说着,一边掰着手指头算道:    “如今的江南和淮西两地,加上所有的辅兵,就有二十多万;    还有西北方,关胜将军麾下也有近二十万兵马;    还有我们山东的兵马;    以及燕云十六州的兵马,这七七八八加起来,又有二十几万。    这一共近百万兵马,每天人吃马嚼的,可不是小数目。    敢问几位阁老,我们所有的官仓加起来,有多少粮草?    若是粮草不够,你们就不怕引起兵变么?”    张叔夜鄙视的看了李助一眼,得意的抱拳说道:    “武王有所不知;    如今我们山东啥都缺,就是不缺人吃马嚼的粮草……   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到海上经商的扈成和李俊了……    他们二人带来的红薯和玉米,已经成熟一茬了。    那红薯和玉米的枝叶蔓藤,若是斩碎了,是战马最喜欢吃的草料。    成熟的玉米和红薯,香甜软糯,比麦米好吃的多……”    张叔夜说到这里,又挑衅的来到李助身前,一脸得意的说道:    “李首席,你可知道玉米和红薯的产量?    你可知道一亩地的玉米和红薯能养活多少人?”    李助眼睛眨巴几下,他可真被张叔夜给问住了。    这些数据他可不了解。    别说了解了,成熟的红薯和玉米是啥样他都不知道……    看到李助张口结舌的模样,张叔夜如同斗胜的公鸡一般;    洋洋得意的再次转头看向祝彪,抱拳说道:    “武王,自从武王在燕云十六州试种红薯和玉米之后!    那产量比大米和麦子多出了近十倍……”    “啥?    张阁老,你不要因为疏通大运河,而谎报产量……”    李助瞪着大眼珠子,吃惊的说道。    张叔夜嘴角一翘;    看他鄙视的样子;    都不屑的理会李助这个啥都不懂的土老冒……    祝彪心里如同明镜;    红薯和玉米都是粗粮,若是给战马食用,那是绰绰有余;    可人若是长期吃的话,那就不行了……    张叔夜咄咄逼人的把一项项数据说出来,说的李助垂头丧气。    他更加得意的抱拳说道:    “武王,我们山东如今仓廪粮实;    若是粗细搭配,足够百万人马的吃用!    这疏通大运河绝对是势在必行……”    祝彪抬头看向群臣,开口问道:    “对于疏通大运河的事宜;    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要说的?”    李助这个铁嘴钢牙的人,都辩不过张叔夜,他们其他人更不是对手了……    祝彪见下面群臣都静悄悄的,便开口说道:    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其他意见,等本王迁都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大运河了;    疏通大运河的同时,也要打通大运河和山西汾河的水路;    到时候这大运河就真的贯通九州了……”    张叔夜听了,一脸得意的赶紧躬身说道: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