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病秧子夫君是当朝首辅 第34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容衍关门,阻隔了满街风霜,转身道:“管他内乱外乱,我们平头老百姓操心不了这许多事,大不了到时带着景泰蓝在山里躲上几年,战争也就过去了。”    宁长风一想也是,便加上一句:“看来还要多囤点粮食,到时将乡亲们也一并接上去,他们平日里都待我挺好的。”    他始终觉得朝代更替是历史的车轮朝前滚动的必然进程,宁长风无心阻止,更无力阻止,只希望能保住身边人。    他说什么容衍都不会反对,闻言道:“那是自然,高筑墙,广积粮嘛。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忧心是一回事,只要世道还没乱,日子就得一步步往前走。    第二日,宁长风和容衍一人骑一匹马往西南而去,到了距离清平县最远的麻县。    县如其名,这里产得最多的就是苎麻。    街道两旁便摆满了苎麻,干湿皆有,也有一些人家将成品摆出来卖,麻衣麻绳麻袋等等,价格较其他县镇低了好几成不说,品质也没得说。    因此不少商人在此云集,相比起萧条的鹿鸣镇称得上热闹。    两人将马栓在城门口,只需交五个铜板就有马倌喂食照顾,倒省了不少事。    容衍没有立即逛市场,而是找了处临街的茶楼点上一壶茶并几盘点心,和宁长风慢悠悠地喝着。    进货可不能急。    他们初来乍到,保不齐就被坑了。最好在茶楼酒馆这种人多嘴杂的地方多混迹一段时间,自然能探出一二分行情。    宁长风也明白这个道理。    两人坐在大堂一边闲聊一边听着茶楼人来人往说话,这时门口走进来三人,皆身着黑衣,腰间配一把长刀,用白布裹着,金色莲花纹绣在衣领和腰带上。    小二的一看连忙迎上去陪笑道:“三位大人大驾光临,请雅间坐。”    “不必,我们路过这,喝点茶就走。”领头的打断他道,目光在大堂逡巡一圈,坐在了宁长风隔壁。    以他们为中心,四周的客人均是表情微妙,高谈阔论的声音一下子小了下来。    宁长风耳尖,捕捉到一个词:绣衣局。    这是他第二次听说这个机构的名称。    第一次是在李老的口中,他在查看了容衍的伤腿后脱口而出,骂其为阴私之辈,言语之间厌恶至极。    只听那三人一坐下,其中一人便叹了口气,压低声音道:“这都半年过去了,益州这几个县镇就剩麻县、离阳和鹿鸣没去了,到现在毛都没找着,我看大人就是多想了,那裴知府平素就跟我们不对付,杀个把咱们的人太平常了。”    那领头的呵斥道:“闭嘴,大人自有大人的考量,用你多话!”    那人一听连忙闭嘴,三人转而说起了其他。    他们声音不大,普通人就算坐过去也听不到,偏生宁长风耳尖,方才那些话一字不落地进了他的耳朵。    这个绣衣局似乎在找什么人。    他对这个群体没什么好印象,当即就要叫上容衍一起走,怎知叫了几声容衍才回神。    “你怎么了?”宁长风皱了皱眉,问道。    容衍收回思绪,站起身道:“无事,我们走吧。”    经过那一桌时,突然就被伸出的刀鞘挡了去路。    那领头的从怀里拿出画纸,对照着打量了好几眼,问道:“你们是哪里人?”    容衍正要说话,却见宁长风抢先道:“官爷,我们是鹿鸣镇上的商户,来此进货,累了在茶楼里歇歇脚,现在就走。”    那人半信半疑地看了他们好几眼,许是想到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做得太过,便放他们走了。    他们走后,方才那个抱怨的绣衣史凑上前,低声问道:“老大,那人是——那位吗?”    绣衣局首领恶名在外,即便心中都默认他死了,这些下属们仍不敢直呼其名。    那名被叫老大的眯了眯眼,他是资深绣衣史了,眼睛是公认的毒,曾远远地见过容衍一眼,看身姿是很像,仪态气质却完全不同,所以一时无法断定。    “跟上去看看。”    第35章    出了茶楼已是傍晚,两人在街上闲逛,出了东家进西家,一时让那几个绣衣史无从下手。    “长风,想不想试试这个?”    容衍指着街道旁摆满了的泡菜坛子,扯了扯宁长风的衣袖,眉梢眼角舒展开,比春日里的桃花都好看。    宁长风当然顺着他的话说:“想,来点萝卜、藠头和白菜梆子?”    容衍偏了偏头:“你不喜欢吃莴笋么?”    宁长风从善如流:“再来点莴笋。”    说着掏钱付账,嘱咐那摊贩道:“少些辣,他吃不了辣的。”    小贩“哎”了一声,立即将点的几样泡菜夹出来拌好,用牛皮纸包了递给容衍。    容衍笑眯眯地接过,第一口给了宁长风。    “唔,有点辣,你确定能吃?”宁长风皱眉看向他。    这人也不知哪来的娇贵性,酒是沾杯即醉,辣是一点都不能沾,偏偏还爱逞能,越重口的越想吃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