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四十三章 为你礼佛!!!  (第1/3页)
    “小月,去外面安抚一下病人家属的情绪。”    “好的,主任。”    “安抚好了?”    “不是,主任,手术室外面并没有病人家属。”    “病人家属还没通知到位么?”    “应该是通知了的,但…………”    “行了,你去催一下血库,快点。”    “好。”    很多时候,抢救过程更像是马拉松式的赛跑,比拼的是双方的耐力。    人的身体真的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,没有人能比医生更清楚,看似被各种文艺作品赋予了太多超层次意义和象征的“人”,    到底有多么的柔嫩。    而医生这个职业,不光是需要来自外界的赞美,有时候还需要时不时地自己给自己鼓鼓劲,感动一下自己,否则真的很难支撑得下来。    病人还在坚持,你就不能放弃,当该做的都做了之后,往往剩下的,是一种类似运动员和训练员之间的陪伴。    彼此之间,都是一种折磨。    如果能最后跑过终点,那皆大欢喜;    但事实,在这里,开始的赛跑,大部分时候,你都无法看见终点的影子。    同一件事失败了太多次之后,还得继续元气满满地参与下一次很大概率的“失败”,这不是折磨,又是什么?    王主任示意身边的护士给自己擦汗,老实说,他的眼睛已经有些发晕了。    这倒不是上了年纪的原因,这个世界上分两种男人,一个是绝不服老的男人,另一种则是嘴上说自己老了但也只是嘴上说说的男人。    尤其是对于王主任来说,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他的妻子已经成功怀上了二胎。    虽然连王主任本人也不清楚,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病人一直都还在坚持着,但他心里至少有一个准则;    作为医生,在工作时,你可以选择放弃,但放弃的前提是,你必须在病人本人以及病人家属先放弃的前提条件下,你才有资格去选择放弃。    这条准则看似有些难以理解,也很冰冷,但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余温了。    口罩青年穿着病号服来到了手术门口,推开了手术室的门。    里面的医生护士们还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,仿佛谁都没有看见他的出现。    口罩青年走到了手术台边,    看着周围的忙碌景象。    他的大部分表情,一直都习惯于隐藏在类似口罩和面具这类的遮挡物后面,但他的眼神里,一直都是古井无波。    这种平静,不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平和,更像是大地苍茫一片的淡漠。    “其实,你没必要一直硬撑着的。”    口罩青年开口说话了。    虽然,手术台上躺着的这位,这会儿,还没能力回应。    但心电图以及各种仪器的指标可以清晰地看见,他还在为自己的“活着”,不遗余力。    哪怕,    这种活着,    只是单方面地承受着凡人的痛苦。    “人们的目光,总是短浅的,肤浅的,片面的……”    “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,手和脚擦破皮了,过阵子,也就复原了;    感冒了,休息几天,吃点药,过阵子也就复原了;    人们往往会因此麻醉自己,觉得似乎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复原,    这,    就是人的感知。”    “但这是假的,这个世界上,并不存在真正的复原如初。”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