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059章 厉鬼和畜生 (第2/3页)
松成出班,“臣以为,当下该以和为贵才是。” 以和为贵?这多半是缓兵之计……卫王就位,神色淡漠。 “你以为谁去为好?”皇帝问道。 这不就是一唱一和吗? 越王神色恭谨。 杨松成装作是考量了一下,“黄春辉!” 有人说道:“就怕他一去不复返!” 陛下,别忘记了,当初您赶走了宋震,随后宋震去了北疆。您后来又赶走了罗才,罗才去了北疆……… 礼部朱伟若非病故,弄不好也会去北疆。 您再把黄春辉弄去……就不担心他不回来了? 艹!这话太坏了! 谁说的? 周遵仔细一看,竟然是平日里少有出头的兵部侍郎郑远东。 老郑一脸激愤的模样,仿佛要和杨逆不共戴天。 皇帝眼中多了阴郁之色,“去问问。” 黄春辉当初如日中天时主动回归长安,如今风烛残年,怎会舍弃家人留在北疆? 韩石头亲自去了。 有官员来禀告,“陛下,北辽那边来人了。” “哦!”皇帝淡淡道:“让使者来。” 虽说两国厮杀了几百年,但每年使者往来却络绎不绝。 群臣都打起神。 没办法。 每次北辽使者来朝,都是趾高气昂的。 国势便是使者的腰杆子,武皇之后,北辽一直压制大唐,故而使者来了长安,也是飞扬跋扈,颐指气使。 不是没人呵斥过使者,可使者就一句话:大辽百万铁骑正枕戈待旦! 好了! 都消停了。 技不如人,只能低头。 使者进来了。 “见过大唐皇帝陛下!” 使者行礼很是恭谨。 这态度,不错啊! 群臣心中一松。 但还得听其言。 “贵使所来何事?”有臣子问道。 按照惯例,使者该耀武扬威一番。 这不是浅薄,而是以势压人,打压大唐君臣的心气。 另一个世界,这种手法叫做心理战。 比如说某个单级大国最爱做这等事。 使者说道:“外臣此来,带来了陛下的善意。“ 嗯? 越王一怔,抬头,见群臣都在看着使者,显然有些诧异。 北辽改性子了? 使者诚恳的道:“陛下说,大辽与大唐数百年的交情,宛若兄弟。” 草泥马! 去年你来的时候,可不是这般说的……大辽告知大唐皇帝陛下,当约束北疆军,否则大军集结南下,生灵涂炭! 兄弟?去年你那姿态恍若大唐的爹! 气氛有些古怪,使者干咳一声,说道:“陛下说,有什么话,可以坐下来谈。”使者是老熟人,所以大伙儿对比了一下这几年他的姿态…… 前年你还说要马踏长 安啊! “咳咳!”杨松成干咳一声,“大辽皇帝陛下……大唐与大辽多年的交情,大辽皇帝陛下可还有什么话?” 使者开口:“以和为贵!” 北辽,软了! 为何软了? 不是那些学问家的感召。 众人缓缓看向周遵。 周遵心中百感交集。 女婿,为老夫争脸了! 他开口道:“子泰,绝非叛逆!” 是他的女婿压制住了北辽的野心,令北辽使者低头,大谈两国兄弟情。 没有子泰,你等今年还得要担心北辽寇边,还得要担心北辽来威胁…… 大唐的边疆从未如此稳固过。 但首功却被逼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 这是谁的问题? 周遵抬头,眼中有怒火。“这般对秦国公,不公!” 一声呐喊来自于最后。 一个年轻的官员……御史出班,面色涨红。 “臣马随有言……多年来北辽频繁寇边,每当天军来袭时,长安总是忧心忡忡。秦国公执堂北疆后,一反守势,频频出击,令北辽人丧胆。” 北辽使者一脸尴尬的看着杨松成。 国丈,这不是友好的姿态啊! 马随看着使者,轻蔑的道:“看,前些年也是他来长安,彼时的他跋扈,视大唐为无物。再看看此刻的他,就差卑躬屈膝了。陛下!” 马随行礼,“臣有言,国与国之间,只靠德行只会被人视为软弱。大唐,当用刀来说话!先令异族丧胆!再提德行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