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455节  (第1/3页)
    这样的穿戴,会非常热,但相比起热,所能防范的东西,更加危险。    当然,最重要的,还有枪,必须得带上,几人早已经有了教训,有了枪套,斜背在身上,也方便了很多。    见几人做好准备,吕律领路上前,张韶峰等人也跟在吕律身后,无声地朝着早上听到棒槌鸟转来声音的方向走去。    吕律昨天就已经观察好这片地方,打好了主意:从左边往山上拉趟子,到了山顶,再依次往右向山下拉趟子,只需五六个来回,就能把这片罗圈山场排完棍。    这就是他今天准备的活计。    会非常累人,但不得不抓紧时间,想要赚更多的钱,想要去探寻更多有老兆的地方,都得抓紧时间,太难得过来一趟了。    昨天站在锅盔山山顶放眼四周,所选出的首选之地,有难得一见的紫气,有叫得那么欢的棒槌鸟,无论植被、土壤、林木都那么合适的地方,不出大货都说不过去。    这也是吕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当把头,是蒋泽伟交给他的那些东西,加上自己上辈子所了解的经验,再加上听过在这片地儿取过棒槌的传闻,得出的结果,也是竖起自己参把头这一名号的开始,他相信,一定能开门红。    这是权威的开始!    抬棒槌,上山后的一切,都挂上了棒槌两字,就连放山的人,都被称为棒槌伙子。    拉趟,就是棒槌伙子排好棍,一起往前搜索棒槌,搜索一趟,就叫拉趟子一遍。    到了地方,吕律选好位置,又喊了一声:“排棍,拉趟子!”    赵永柯和梁康波两人,一左一右为边棍,没啥经验的张韶峰在吕律和梁康波之间为腰棍,这是昨天晚上就有的安排。    听到吕律发出指令,各自选定位置站好,相距两根索拨棍能搭到的距离,然后由吕律控制着进度,拨草弄叶,仔细搜寻。    密林中没有风,气温潮湿闷热。    树上的鸟儿,在几人经过时,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飞远,灰狗子倒是胆大一些,跳到远处的枝头蹲着,看着下边的四人。    遇到有钱串子,没有丝毫惧怕,反倒会将周边更为仔细地搜索一遍。    偌大的山林中,只听见索拨棍翻动草丛、灌木时,顶端拴着的寓意六六大顺的六枚铜钱发出的哗啦声。    再有就是六条狗子跟在左右到处嗅着,闻着,时不时发出的一声有野物靠近的提醒,也帮忙赶走不少蛇虫。    也正是有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,反倒显得山林中寂静无比。    寂静,并非好事儿。    因为就凭借这点声音,小动物是能够惊走,可是对于大爪子、土豹子、熊瞎子、野猪等猛兽,却很容易出状况。    一旦遭遇,很有可能引来大麻烦。    即使身背猎枪,有元宝它们几条狗子环绕周围,但吕律依旧会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大喊一声:“叫棍,喊山!”    接着,他伸出自己的索拨棍在一旁的大树上砰砰砰地敲了三下。    这就是叫棍,目的就是敲山震虎,吓跑附近的野兽,也是相互联络,知道边棍位置的法子。    不过,他们只有四人,排开来也没多宽,左右一看就知道了。    吕律敲过之后,又抬头“呕”地发出一声尖利悠长的声音,震荡山谷。    紧跟着,张韶峰等人也都在一旁的树上敲了三下索拨棍,跟着大叫起来。    目的还是为了驱散野兽和联络同伴,也是在进一步宣告,这里有人在放山,防止他人闯入。    这里喊山跟看到棒槌时的喊山,不是一回事儿,只是单纯的联络和吓走野兽。    有狗有枪,在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