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主发疯后_男主发疯后 第47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男主发疯后 第475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小老儿是,来自成庆21年,姓孟,叫孟平生,家住金陵城外的宁古村,家里世代打铁的。”

    他先前没有自我介绍,但提到了与孟青峰的交易,众人便下意识的当他所处的年代是永安年,与那绿袍男子同处一个时代。

    却没料到他提起自己是来自成庆21年,这令得原本见了张辅臣后颇为欢喜的张饶之一下愣住。

    “成庆21年?”

    他皱眉问了一句,神情颇为严肃。

    孟平生惴惴不安,小心翼翼的点头:

    “可,可有何不妥之处?”

    “成庆23年后,帝王崩,永安帝登位。”张饶之就道:

    “而先前那位被买了命的官员,则是死于永安11年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中间便有了十三年的时间差——而最重要的,是孟青峰的交易则更早于这孟平生来应天书局之前,也就是说,孟青峰铸鼎、放鼎之事已经策划了多年,绝非临时所想的,而是早有预谋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再结合姚守宁所说的话:此人乃是盗走太祖尸身的道士,便更是证明这道士对大庆朝不怀好意了。

    “先前被买命的官员?”

    朱世祯听到这里,露出好奇之色,道:

    “看来我们真的来晚了,错过了许多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空山先生说道:

    “但诸位也不必急于一时,先彼此交换身份,后面有些话便好说得多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音一落,接着是孙太太起身:

    “我来自……”她说了自己所处年代,又提到自己夫家乃河中名门孙家。

    谁说话时,朱世祯的目光便落到谁身上,这给了孙太太极大的心理压力,不止是朱世祯目光锐利,再加上他的身份加成,这几乎使得孙太太坐立不安,恨不能即刻在这样的人物面前退走。

    若非姚守宁带来的消息事关她的女儿,她想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事,她可能早就离开了。

    “此时距离成化九年是297年之后。”孙太太知道太祖二人后至,错过了许多消息,再加上他们位于宣武初年,对后世的情况一概不知,便体贴的报出了自己的年代位置,并将中间的时间差都算好了。

    她话音一落,张饶之就道:

    “我与并舟乃是师徒。”他伸手一指身侧的柳并舟,说道:

    “我们来自于庆丰17年,距离此时孙老太君所处时空,有41年的差距。”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他们与成化年相差了338年之多。

    张辅臣的注意力随即落到了姚守宁身上。

    他注意到朱世祯的目光一直放在姚守宁身上,这个少女看上去年纪颇小,最多不过十五六。

    她与朱世祯的年纪相差颇大,若朱世祯成婚早些,生孩子早点,恐怕小孩都该有这么大年岁了。

    以张辅臣对朱世祯的了解,他并不认为朱世祯是因为贪图姚守宁美色。

    太祖富有天下,身份非凡,见多了美人,不至于如此失态,想必是有其他缘故。

    他初时见姚守宁与柳并舟神态亲近,二人面容有几分相似,还以为这两人是同行者,但听张饶之的话说来,好似这少女又来自不同时空。

    “我叫姚守宁,来自神启二十九年……”

    她提到这个时间,思绪不由恍惚。

    姚守宁脑海里有个灵光一闪而过,似是想起了什么事,她下意识的看向柳并舟,还没说话,下一刻便见朱世祯与张辅臣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,将她思绪打乱。

    她定了定神,接着道:

    “距离此时应天书局是三十三年之后——也就是距离庆丰17年的三十三年之后。”

    她这样一说,众人对于时间便大概有数了。

    众人介绍完自己,张辅臣便看向张饶之,显然对于张饶之先前提到的永安十一年的官员颇感兴趣。

    此人参与了应天书局,但半路不见影踪,可见是有古怪的。

    张饶之便不敢怠慢,将先前那绿袍男子的来历、故事一一道出。

    他言简意赅,却将事情说得滴水不漏。

    从永安九年皇宫遭遇雷劈,天降大火烧毁宫殿,引发大地动,毁坏神都布局说起,再提到永安帝欲重建皇宫。

    每说一个字,张辅臣脸上的笑意就失去一分,到了后来,他脸色漆黑,强忍怒火。

    “此人掌管缮修之权,有天夜里,有位道士上门拜访,与他做了一桩交易。”

    张饶之提到道士说那官员有血光之灾,提出以买命钱换他帮忙做事,此人应下之后,便在地基之上暗动手脚,不惜为此杀人灭口。

    最终东窗事发,致使全家砍头。

    “此人死不足惜,可惜他的妻儿,受他连累了!”

    张辅臣说了一声。

    他此时神情平静,但双拳紧握,手背上青筋弹起,可见他内心是十分愤怒。

    “之后这人浑浑噩噩,以为自己躲过一劫,参与应天书局后说出此事,却突然头颅掉落,仅留下了一枚买命钱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