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34节  (第3/3页)
    让她先买,等林安安放假回来了,一起报销。或者到时候让小李月底去学校的时候,和安安一起对账。    徐月英:……    别家女主人就没这么憋屈的。    徐月英忍着气,又提起孩子的手表不见了。“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老家的时候没了。是不是得添置一块新的?哪怕不买贵的,买一块便宜的用着也好。”    林常胜立马不乐意了,“以后再买。”他现在是坚决不惯着孩子了。    林有礼捏着筷子的手立马就紧了。然后埋头扒饭吃。他决定了,要混出个人样来。以后再也不看他爸的脸色了。    总有一天,他爸会后悔这样偏心的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“这个林常胜,我要是哪天见着他,我非给他一拳头!”    姜越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骂骂咧咧的。    他虽然找了别人帮自己调查林安安的情况,但是自己也没少关注林安安的信息,比如林安安写的文章。他全都找出来看了。    看完之后,就猜测,林安安写的其实就是她自己的文章。    这孩子真是吃苦了。    姜越山也从林安安这文章里看出来,她的母亲不在了。当时心里就特别难受,但是看到林安安的生活情况之后,比伤心更多是生气。    毕竟小妹离世的可能,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。但是没想到孩子会这么苦啊。    他一生气,自然骂的是林常胜了。他还是特意找首都的人问的,旁敲侧击的问那个写文章上报纸的林安安是谁家的孩子啊,真出息。    然后听到对方给他说了一堆事儿。    什么孩子在老家过得苦啊,长很大才来首都。来首都之后也经常被这边的弟妹欺负。    这是人干的事儿?    他正骂着,正好,之前找的调查林安安的人,也打电话过来了。除了姜越山自己打听到的信息之外,就是关于林安安母亲姜玉华的信息。    对方还特意找了林常胜老家东阳县的朋友,帮忙去小八角生产队打听的。这才知道,林安安的母亲虽然不叫姜玉画,但是却叫姜玉华。    也就一字之差。而且对方也是逃难来到东阳县。    到了东阳县的时间,和当初姜越山老家出事儿的时间也是前后的时间。    另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。比如姜玉华是识字的,口音是南方口音。林安安长得就像她的妈妈。这是问过小八角生产队好些老人,才确定的消息。    但是姜玉华已经在建国前就已经去世。    确认信息之后,姜越山还是眼眶发热。人找到了,却已经没了。    曾经的家庭中,最后一个亲人也没了。    姜越山心情很沉重。    回忆着以前一家团聚的日子,又想起在学堂上课,回来手把着手教幼妹写字的场景。    小妹也识一些字的,所以名字应该是故意改了。也是,初逢大难,她大概也谨慎,觉得改名之后更安全。    难怪他寻人启事,一点消息也没有。不过想到姜玉华离世的时间,就算没改名,她也看不到那篇寻人启事了。她在建国前走了。    当时林常胜被拉了壮丁,大概也让小妹想到了老家的情况,他似乎都能想到小妹当时的心情。必定是万分恐惧和悲伤的。万恶的战火,夺走了多少人的亲人。    姜越山的这个情绪一直持续到了家里。他夫人刘云关心道,“怎么了?”    姜越山叹气,“有小妹的消息 ,可消息不大好。”    刘云闻言,还真是震惊了,这都多少年了,可算是消息了,“什么消息,人找到了?”    “找到了,但是人……不在了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