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11章  (第2/2页)
再说,这再好的东西,天天喝也会腻的啊!”    “行了,行了,回头我跟你大哥说一声,让他再跟你大嫂说说。”    王春草说完,低下头继续纳起了鞋底。    她得趁着现在多做一些才行,不然等到之后大雪封山了,做再多也卖不出去呀!    说起来还多亏了村里那些知青,要不然就算村里人人都会做鞋,没有门路,也赚不了钱啊!    当初知夏让陆旭辰给知青们出主意,没想到第一个出成绩的竟然是徐曼瑶和李玉凤她们几个。    不过也是她们聪明,先找人做了几件样品,利用家里的关系,找到了销路,这才去找的大队长。    相较于刘红军当时的空话,徐曼瑶她们的准备显然更充分一点儿。    现在村里跟王春草一样,接了活在家里做的大有人在。    只要做的鞋子质量没问题,村里都收。    到时候鞋子卖出去了,会按件给工钱。    自从村里有了制鞋厂之后,各家各户都有了盼头,只要厂子发展好,他们家搞不好也能出个工人了。    担了厂长名头的赵建军正看着手里的汇款单发愣,钱这就到账了?    当初他们几个干部也是商量了好久才同意的,要是厂子不成功,他们几个可是担了风险在身上的。    毕竟大队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,本来就没多少,可都是要用在刀刃上的。    自从批了款项出去,赵建军是成宿成宿的睡不着,生怕这钱打水漂了。    现在好了,可算是见到回头钱了。    这可真是一个好的开始。    说起来,村里这制鞋厂所在的位置,知夏也熟悉,就是当初荷花和顾成栋藏东西的地主家院子。    现在被征用了。    而徐曼瑶和李玉凤几个骨干更是直接住进了这所院子,不用再留在知青点跟其他人挤了。    山脚下。    张志军背着两捆木柴边走边跟薛鹏飞啰嗦道:“老薛,咱们能不能翻身全靠你和你爹了,你可千万不能掉链子啊!”    本来以为最先做出成绩的会是他们,哪成想让徐曼瑶她们走在了前头!    这不,人家忙起来没时间捡冬天用的柴火了,这事就落到了他们几个男知青头上。    当然柴火也不是白捡的,人家是给了报酬的。    可是相比于报酬,他们更希望能进入制鞋厂。    可惜的是厂子刚成立,根本用不着那么多人。    张志军:等着吧,明年开春,就是他们大展宏图的好时候。    养猪怎么了?    他都打算好了,先扩大村里养殖的规模,等猪养成了,可以考虑成立肉食品加工厂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