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97  (第2/2页)
就说明, 这是作者给自己的画作起的名字。    那这么一幅怎么看都像是秋天的景象,作者为什么要叫?    刚才还对这个问题并不在意的观众们,在看了画作后, 瞬间就来了兴致。    台上的女孩把自己鬓角滑落的发丝轻轻别到而后:“对的, 就像是大家看到的, 这也是我们n市博物馆经常有游客围在这幅画前面讨论的原因——这幅画不管怎么看,好像都有些名字和内容不符合。”    尽管这是早就准备好的流程,但是于建德也觉得自己颇有兴致。    于建德笑道:“宋宋,你自己怎么看这幅画呢?”    宋锦书转头,再次看了一眼画作, 而后回答道:“说实话,在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,我的脑子里很不合时宜地冒出来一首,一个大学生写的三行情诗。”    于建德扬了扬眉:“是吗?哪首呢?”    宋锦书一字一顿:“这首三行情诗之前在网络上走红,所以我看到过,相信在场的也有不少人看到过这首诗。”    宋锦书就这么背起了那首诗。    “螃蟹在剥我的壳,笔记本在写我。    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,    而你在想我。”    就这么看着这幅画,明明一个是古代宝藏,一个是现代网红三行诗,但是这么看过去……    竟然有点搭……    于建德低笑了几声,而后继续问道:“那宋宋既然提出了这幅画的名字和作品内容并不相符的问题,应该说明你们已经找到了原因吧?”    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很感兴趣地看着宋锦书,等着她解释这个困惑人的问题。    出乎意料的,宋锦书竟然摇了摇头。    女孩子巧笑倩兮:“实话说,我跟着魏文老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很久,但是一个真真正正的、并且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发现。不过我们研究的过程也不算全无收获,反倒是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。大家想听一听吗?”    这个女孩子的台风真的太稳了。    于建德在心底里感慨了一声。    明明怎么看就是一个漂亮纤细的女孩子而已,甚至今年还没有成年,但是这么站在这里,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把控全场,轻而易举地让人跟着她的思路走。    下面的观众们都跟着点起了头。    宋锦书继续扬了下手,工作人员播放着下面的视频。    “这就是我们在观察这批文物的时候所发现的一些很奇特的东西。首先,魏文老师实验室有一批文物,和n市博物馆的这批文物在年代、地方、形状等方面完全不同,但是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点,也就是每个文物都有一个小图案。”视频里清晰地映出了那个让宋锦书为之困惑了很久的小图案,宋锦书继续道,“其次,这两批文物,每个文物上都有一些字,而这个字一定是以‘s’开头的。最后,也就是我当时看到的一个最让我困惑的地方。”    宋锦书顿了顿,视频里最后出现了今天作为推荐宝藏的这幅,她看着视频里不停地旋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