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98章  (第1/2页)
    毕竟,他一个人分身乏术,无法在阻拦辽军援军的同时,又将在大晋境内作乱的辽军驱逐干净。    可秦逍遥的出现,给了他这样的希望。    而且还是很大的希望。    秦逍遥领兵作战的能力比他想的还强,有这样的人相助,他自然敢想更多,也敢做更多。    此时不光二皇子为得一虎将而兴奋。    秦逍遥,楚晋和韩晁几个也兴奋得很。    收复之战,又是一路顺风顺水,怎能不兴奋?    随着手里的人变多,秦逍遥再度加快了收复失地的进程。    不止斩杀和俘虏大晋境内的辽兵,也顺带清理匪患。    每日都有新的,好的进展。    一时间,无论是二皇子还是大晋朝廷,都开始充满希望起来。    一些原本害怕辽国,一心想跟辽国求和的朝臣们,也渐渐改变了想法。    大晋既然有这样刚猛的将领,大晋的士兵们既然也能战,自然不用再跟大辽卑躬求和。    而此时的辽军,却越来越急躁。    随着时间推移,大晋境内的辽军没能等到援军,被困在了大晋境内。    一开始,他们还能从大晋的土地上,烧杀抢掠,抢夺物资。    可这片才遭受过灾荒的土地,能提供的物资毕竟有限。    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的军需很快便出现了问题。    加之,秦逍遥等人一步步紧逼,不少辽军心生惧意。绝望之下,甚至没了抵抗之心。    因为,按照秦逍遥的政策,只要不是首恶,士兵投降的话,可以不用死。    之后,晋辽交换俘虏,他们便还有机会回到辽国。    不杀俘虏,这一点其实是韩晁提出来的。    刚提出来的时候,还遭到了众人的反对。    毕竟,大晋境内的辽军几乎全沾了大晋百姓的血,没一个人是无辜的。    可韩晁最后还是说服了秦逍遥。    原因有两点,第一,若是对辽军赶尽杀绝,会激起辽军的反抗之心。    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,辽军只能跟他们拼命。    如此一来,他们收复失地的难度会变大,进度也会被拖慢。    第二,各国谈判的时候,交换俘虏一直是常态。被俘虏的士兵和百姓都是值钱的。    他们俘虏了辽兵,可以用这些人去换被辽国俘虏走的晋军,以及大晋百姓。    当然,换成钱和粮食也成。只要双方最终能谈妥。    交换俘虏,或者说交易俘虏,其实是对两国都好的事。    又过了三日。    这一日,秦逍遥亲自指挥黄飞带领的特训一队,顺利拿下了明县县城。    是的,随着秦逍遥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