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九章:定安】  (第2/3页)
煤炭的挖掘量肯定是不多的。    但慢慢的,就多了起来。    这些煤矿在这两年内缓慢而又坚定的根据距离,以不同的郡为出发点,运往天下各地,然后交给市物署。    市物署如今的机构也是逐渐的庞大了起来。    包含了一部分市场监督的权利、一部分国企的权利、一部分农业生产设的权利。    各地市物署的署长也逐渐成为了郡内较为有实权的人物,地位也逐渐的高扬起来,这是伴随着权力的聚集而必然发生的一件事情。    但市物署的署长并没有傲慢,因为他十分清楚,等到市物署继续膨胀一部分的时候,变法的屠刀就会朝着他们砍下来。    如同当年的百家宫一样。    当年集学校、政治机构、研究机构等为一体的百家宫,如今分裂成了大学、教育署、研究院三个地方,每个机构继承了一部分的权利。    这便是他们的以后。    所以各位市物署署长并没有傲慢,因为他们害怕日后被分割的时候,有人落井下石。    当冬日到来的时候,各地的市物署开始贩卖起来了「煤炭」。    煤炭方才出现在大秦,价格很高,至少不是普通的人家能够用得起的。    当然,这东西本来针对的也不是普通人家,他的贩卖对象本就是富商大贾、豪门贵族。    三枚银币一斤,而一斤煤炭足足可以燃烧两个时辰左右。    这是一个很高昂的价格。    毕竟如今大秦的经济虽然发展了起来,民众们也能够赚钱了。    但银币依旧是只有贵族能够使用的。    一石粮食方才是五十枚铜币,而一石为一百二十斤,足够一个正常的成年男子吃一个月了。    如果这样子换算不够准确的话还有另外一种换算方法。    以每个成年男子能够换取的钱财来看。    如今大秦的经济发展起来了,如果是力气活,比如搬东西什么的,每个成年男子一天的工钱是二十枚铜币;如果是一些技术活,比如识字去当个伙计什么的,一天的工钱大概是二十五-三十枚铜币。    一枚银币是一百铜币,一斤煤炭需要一个成年的、识字的男子工作十天多,将近半个月。    而一斤煤炭只能够燃烧两个时辰。    贫富差距一直存在,且从未消失过。    不过煤炭的贩卖对于普通的黔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。    因为贵族们开始使用煤炭,柴火的价格就会逐渐的降低,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出来。    原本一斤柴火的价格是二十个铜币左右,现在已经降低到了十五个铜币了。    以前工作一天才能够换一斤柴火,如今一天的劳作已经可以换取将近两斤柴火了。    且,这种价格还在降低。    温度方才降低的时候,贵族们就开始燃烧煤炭了,毕竟这些钱财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,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享受到冬日的温暖了,和春秋的温度一样。    这对于贵族们来说才是一件好事。    黔首们开始囤积柴火,每年的冬天都会有最冷的时候,他们囤积柴火就是为了在最冷的时候能够燃烧取暖,好不让自己冻死。    而在黔首们囤积柴火的时候,他们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。    按照常理来说,他们如此的囤积柴火,柴火的价格会提高才对,这本是人之常情,人们都能够理解。    最好的情况也就是维持原价。    因为煤炭在使用,柴火的价格在降低。    一边降低一边提高,最后提高的幅度高过了降低的幅度,这才是常理。    可如今.....    柴火的价格并没有提高,不仅没有提高,还在继续降低。    半个月前是十五铜币,现在已经是十枚铜币了,甚至还在继续降低。    黔首们开始迷惑了。    但他们的消息是很灵通的,很快的他们就知道了,并不是所有的商贾都大发善心,愿意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了。    而是因为有一群人在守护着他们。    什么人呢?    市物署的人。    在这个冬天刚才来临,煤炭开始销售、柴火价格方才降低没多久的时候,市物署的人就做好了准备。    黔首们开始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