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难得糊涂  (第2/2页)
荣嫔的背影,目露沉思。    娘娘,您为什么要同宜妃说那些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皇上对昭贵妃不凡,但究竟到何种程度,谁也不知。不妨叫宜妃做个出头鸟试探试探,我们也好知道皇上的底线,这样不好吗?荣嫔的贴身宫女好奇道。    呵呵荣嫔突然摇头笑了起来,傻丫头,你不知道,本宫是手段差了些,但混在宫里这么多年,也不糊涂。一看见昭贵妃,本宫就立时明白了    娘娘,您明白了什么?    荣嫔愣了愣,轻声道:明白了以后不要去招惹昭贵妃,见到她宫里的人都避着走。    啊?昭贵妃才进宫,到底根基浅,咱们在宫里这么多年,真碰起来还说不准谁赢呢?    你记着本宫的话就好,她,碰不得。    荣嫔突然想起了那年永和宫满地的血腥。    那种刺骨的寒意,满宫的肃杀与血腥,让她至今难忘。    真冷啊    寿康宫内,太后身边的老嬷嬷细细的把宫门口发生的官司讲给她听。    娘娘,那,真的不是三公主吗?    太后瞥了她一眼,皇帝说是,她就是。皇帝说不是,她就不是。    太后突然想起皇帝会盟回来后,同她私下说的话。    那时,她得知五公主不知犯了什么错,被皇帝派了好几个教养嬷嬷管束,日日背诵宫规,抄写女则、女戒,一旦表现不好就要挨戒尺。    太后听闻急的就要闯进去把五公主解救出来,却被皇帝派人拦了下来。    皇帝说什么时候把五公主承自乌雅氏的坏心肠给拗过来,什么时候才能放她出来。    直到现在,五公主还在寿康宫后殿关着呢。    太后虽然气她品行不端,但毕竟是自己亲手从一个小团子养大的孩子,实在不忍心天天听她哭喊。    她虽然老眼昏花,但还没老糊涂,分明是皇帝用了一出偷天换日,做了天理难容之事。    可眼下木已成舟,她又不是皇帝的亲额娘,太皇太后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,要她好生帮着皇帝。    她还能公然揭他的短不成?    除了帮着遮掩,还能怎么办?    皇帝这么放心让三公主来寿康宫请安,大抵也是捏准了这点。    哎太后深深叹了一口气,去备香,哀家要去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灵前陪她说说话。    皇太后跪在太皇太后灵前,沉默的念经。    太皇太后啊,实在不是儿媳不听您的话,但眼下顺着皇帝,是最好的办法了。    爱新觉罗家擅出情种,您当初千方百计阻了先帝,结果您也看见了。    儿媳知道,皇帝和先帝不同,他更坚毅,更果决,更狠厉,也更无情。    若是当真不成全他,他怕是会用出更难以想象的手段达成目的。    没有人能更改他的意志,也没有人能劝动一个唯我独尊的皇帝。    最近几年,儿媳也大抵看明白了,皇帝的孩子个个不凡,往后怕是不知还会有多少血雨腥风。    一个逐渐年迈的皇帝,和一群野心勃勃的儿子,儿媳实在难以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    或许,让他多一块逆鳞,多一片柔软,反而是件好事。    愿您在天上保佑皇帝,保佑大清!    也保佑保佑那孩子,她是拉扯皇帝的那根风筝线,现下回想过去,不知她是受了多少委屈才有了今日。    她是个善心眼柔软的孩子。    有她在,或许大清才会更好。    灵前三炷香冉冉升起,静谧无声。    作话:今日四更~本月就可以完结!剩一点养胎日常和差点忘了处理的李四儿了。    夺嫡不会详写,大概会在番外提及~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